top of page

依據里山倡議(Satoyana Initiative)的理念,健全的社會系統運作必須依賴一個能夠充分提供環境資源的生態系統;而健康的生態環境系統,則需要一個具備良好生態意識的社會系統來加以維護。

 

臺灣原住民族的部落生活領域,充滿了里山倡議所蘊含的文化地景模式與經驗。位在新竹縣尖石鄉的玉峰村境內的泰雅族部落「石磊」,素有「有機農業村」的稱號,泰雅語稱作Quri,譯音谷立,意指兩山交界處的凹點、風口或指頭上的白髮(指智慧和聰明之意),屬泰雅族馬力光群(Tayal/Mariqwang)。另一個探訪的部落為馬里光部落(Mrqwang),為馬力光群早期移民的根據地,位於尖石鄉後山馬里光溪旁的山凹溪谷間,海拔約700~1200公尺,因馬里光部落旁邊有瀑布,Mrqwang就是水源及河流的意思。

 期許青年旅行家在此次學習旅行中,能學習傳統知識在當代農業生產以及氣候變遷衝擊下的具體貢獻,傳統知識是我們祖先所遺留獨特的智慧,特別是在現代科技社會所忽略的靈性資源與整全觀點(holistic view),我們深信它在當代仍具有其實際價值;再者能體驗部落文化地景中「生態回復力」的內涵,藉由觀察原住民族的農業生態地景和食物生產系統,體驗其豐富、活潑、有價值、有回復力的社會文化內涵。回復力(resilience),是一個生態系統面對劇烈環境衝擊時足以因應、適應與存續的關鍵能力,一個好的生態系統必然蘊藏著有關回復力實踐的模式與經驗。

任務一:試探泰雅族人如何建立人與環境生態的和諧關係?

任務二:部落裡的自然農場運用了什麼樣傳統知識在其農場內?

任務三:試說一則,有關於某蔬菜的故事?

任務四:羅慶郎自然農場如何運用微生物於農業?

任務五:探尋泰雅族部落文化地景中「生態回復力」的內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張國恩

原住民生態農夫體驗

​任務地點: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石磊部落與馬里光部落

​任務時間:8天

此趟任務,旅行家需拜訪的對象 :

石磊部落羅慶郎自然農場負責人|達陸(羅慶郎)

 

自然農業達人-羅慶郎,其傳道、務農36年,從禱告與敬拜獲得創新農法。2008年榮獲新竹縣農會農業創新獎,被報導為臺灣獨一無二之農法。農場以自然和土地為核心發展的農法,是將過去不起眼的傳統知識、被文明認為野蠻的原住民知識,發展屬於泰雅族民族性格的農業。

馬里光部落拉瓦自然農場負責人|拉瓦達倖

拉瓦媽媽是一個典型的泰雅族婦女,早出晚歸為的是兒女們的生活著想,希望他們能成為有用的人。拉瓦媽媽覺得讓家人和消費者吃到新鮮無毒的蔬菜是她的責任,她相信土地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可分開的,所以要愛護我們所居住的土地,當我們使用了化學肥料時,我們就成了那殺害土地的殺手。唯有這樣的信仰,我們才可以生存在這土地上,有土地才有人的存在。

bottom of page